【学校教育精准扶贫征文优秀】精准扶贫优秀日志三篇【精品】

发布时间:2019-09-24

导语:我们要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举全社会之力打赢扶贫攻坚战,那些贫困群众必将与全国人民一道齐步康庄大道。下面是精准扶贫优秀日志三篇,欢迎各位的阅读与借鉴。

精准扶贫优秀日志一篇

今天是我和接对帮扶的贫困户陈元龙约定,看新房屋基平整的日子,老陈是五台乡红场村二组贫困户,年前座谈时,就一再提出,房子住不成了,得重建。我鼓励他重新选址,并将政策做了说明。

一大早,我和同事驱车30余公里来到村里,又步行去新房选址的地方,走了不到10分钟,就听到轰鸣的机械声,同去的村干部告诉我,那是老陈请的挖机,在清除场地上的碎石和土方。

“得亏领导帮忙操心呀!”,老陈老远看到我,赶忙迎上来,说些感谢的话。我回应到:“不要感谢我,要感谢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的好政策!”

“算了下没,建起大概得多少钱?”我和老陈现场攀谈起来。

老陈告诉我,平整屋基,加盖起和装修,估计得12万元左右,还强调总得装修一下再住进去。我支持他适当装修一下是必须的,还表扬他是村里第一个动工建新房的贫困户,老陈听了很高兴。

“虽然有党的好政策,我得积极配合,自己也想办法拿点钱出来,把新房搞气派点!”听老陈这么有信心,我点头表示赞许。

随后,我又和老陈在屋基四周转了一圈,就猪栏、厕所的位置作了个初步规划。

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我又和老陈坐下来,问他房屋盖起后的打算。老陈告诉我,盖新房不耽误种庄稼,另外再搞点养殖,猪栏建好了,买两个小猪娃儿喂,再养个百把只鸡子,一年收入个8000块钱不成问题。我连忙称赞老陈有头脑,并又重复发展养殖业的政策,老陈开心的笑了。我还叮嘱老陈,发展养殖业一定要搞好防疫,如果出现问题,及时给我联系,或者就近和乡畜牧兽医部门联系。

不知不觉攀谈了个把小时,我得再去看另外一户,正要起身离开时,发现老陈头部受了点小伤,我问他怎么回事,老陈告诉我,拆旧房时不小心被瓦片砸到了。我赶忙又坐下来,提醒老陈建新房一定要注意安全,个人的安全,施工人员的安全都得注意,房子建起了,生产生活也要注意安全。老陈非常感谢我的提醒。

在离开老陈去另外一户的路上,我对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及时正确的政策宣传很重要,要让贫困户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要想办法调动群众自身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干部无论怎么帮扶,都还得他本人自己去实施,因此调动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重要,也就是要发挥内因的作用;帮扶干部还要多关心贫困户的生活细节问题,多拉家常,比如问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儿女婚姻情况等等,包括正确使用对群众说话的语气,都很显得很重要,注意这些细节了,干部和群众之间就没有了距离,他们会很信任你,感激你。我进一步认识到,还要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和感激因势利导,上升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感激,只有这样,才能在广大农村形成和谐向上的正能量。才能营造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的大气场。

精准扶贫优秀日志二篇

我和同事们一道进村入户开展“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我们在天星镇双河村与村“三委”班子成员一道学习传达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听取了村支书蒋贵强扶贫工作汇报,研究了部门挂钩扶贫工作。

在谈到村里的困难时,蒋支书对我们说,双河村有17个村民小组,767户2928人。虽然全村贫困面大,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多方努力,在2019年全面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468户1594人脱贫出列。村里存在的主要困难是群众增收难,居住环境差、生活不宽裕。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无户间作业路硬化到家家户户,村组公路晴通雨阻现象突出。特别是一些边远高寒的地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居住生存环境条件十分差,房屋破烂、生活简陋,急需异地搬迁转移安置。

听完蒋支书的情况介绍后,我们一行6人从村委会出发,踏着泥泞小道、爬坡上坎,走访扶贫对象72户。下晚返回到村委会休整,明天还将继续进村走访扶贫对象。

9月24日,从早8时开始进村入户,到晚18时45分,我们一行6人终于完成了每人12户扶贫对象的调查摸底和访问任务,平安返回县城。

一大早,雨下个不停,仿佛为我们洗尘。心里惦记着住在山一家、水一家的乡亲们,我们继续冒雨进入双河村营头、团山自然村,走进贫困农户家中完成昨天未走访完的任务。走在滑溜溜、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上,坚定的脚印浅一脚深两脚的通向远方的家。走进村民家中,老乡们把我们视亲人般递水让座。我们同乡亲们拉着家常、讲解扶贫政策,用笔记录生产、生活困难情况,用相机见证一瓦一房一家人的境况。秋雨也不一直下了,汗水也不一股脑流了,大家心里都暖暖的。那天大的困难也一下子让微笑着的精气神赶跑了。

中午,我们走访到双河村监督委员赵德芳老人家。75高龄的赵老也是团山自然村老社长,一位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位老百姓心中的贴心人。

精神矍铄的赵老告诉我们,他当了32年的社长,为村民们发展生产、生活做了一些力所能尽的事,获得了一些荣誉。看着墙上的荣誉牌,赵老喜滋滋告诉我们,这是2013年12月天星镇党委、政府首届“十佳道德模范”评选给他的“敬业奉献模范”先进个人奖牌。同行的蒋贵强村支书介绍说:老社长没读过两天书,也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思想先进、热爱集体、爱学习,处事公道、为人正派,敢说敢想敢做,乡亲们都佩服他、敬重他。村里大小事都听他的意见和安排。前年,团山公路有一段路被山洪冲毁,急需要恢复,村委会帮助解决了5吨水泥,老社长硬是发动了100余名村民,花了两天时间,自力更生把近100米的损毁路面打成了水泥路,这段路至今都保持了顺畅通车。蒋支书还给我们介绍说:今年,老社长动员发展了村里有志青年罗国文成为团山社的第一个养殖大户。我们随后走访进入罗国文家,参观了他今年新修的养猪场。罗国文介绍说:他年初投入了50余万元资金,喂养了100余头猪,长势良好,猪价也看好。在谈到今后打算时,他期盼帮扶资金支持,通过联户经营、群众入股、订单收购等方式带动周围乡里乡亲发展生猪养殖,逐步壮大养殖规模,为大家脱贫致富尽一份力。 下午,我们来到在9月17日被近300方危石阻断村组公路的排危作业现场(该路断位于双河村委会老街安置点去榨房自然村20余米入口处),因下雨路滑推车溅了一身泥的蒋支书指着工人正在破碎的石头对我们说:9月14日,我们接到村民险情报告,当天就组织人员安全转移了涉及危险威胁的5户18人。同时还在在公路两头加设了防护栏和安全警示牌。这几天,虽然天天都是秋雨,险断边坡还不时有石头、泥土滚落,但是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险情处置及时,险情预警预报有力,当地群众生命安全和过往车辆行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山路在延伸,脚步在丈量,梦想在心中,希望在前方。我们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举全社会之力打赢扶贫攻坚战,大关贫困群众必将与全国人民一道齐步康庄大道。

精准扶贫优秀日志三篇

9月29日清早,笔者与部里的几位同志一道,再次赶往联系扶贫点良田镇东边岭村。

车行至廖家湾,从107国道西转,便驶入了盘山公路,虽然山路蜿蜒癫簸,但路旁秋景宜人,远处层层梯田稻浪翻金,让人赏心悦目。差不多个把小时车程,我们来到了半山腰的东边岭村。站在马路旁环视四周,立马想起毛主席的诗句“山高林密坑深”。放眼望去,隔河相对的山腰处屋舍俨然,清晰可辨。“全村11个组856人,平均海拔900米以上,散落在各个山窝窝里。对面是渔网村,我们跟那边的人还真是隔山能对话,见面得半天呢。”见面后,村支书黄福瑞跟我介绍村里情况。

与村支书黄福瑞一道,我们首先驱车前往较远的3组。通向3组的简易公路,沙石路基,水毁严重,路面狭窄,弯急坡陡,一路癫簸,似乎五脏六腑都要移位。越野车的底盘多次锉在路中石头上,发出“砰砰”巨响。看来,山里的村民要脱贫,通组公路实在是要修得紧了。

来到3组联系户黄泽飞家。坐在他家门口,跟他扯起家常来,了解到他主要是因为患了甲状腺癌,术后还需经常到医院复查拿药,致使家庭贫困。我叮嘱部里、镇里随行人员,协调好医药费和大病救助的事情。得知小伙子虽然患病,但一直自强自立,坚持在郴州打工养家,我很感动。鼓励他把身体养好,也计划到时帮助他及妻子联系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

走访完黄泽飞家,沿着陡峭的山路,我们来到6组黄小芹家,看了看她家十来平米的住房,仔细询问她的家庭情况。她丈夫不久前病逝,两个孩子在郴州读书,婆婆80多岁,年迈体弱,她原来在郴州家政公司工作,但丈夫病逝脱不开身。我跟一起来的良田镇镇长廖立宏商量,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让老人住到福利院去,以便黄小芹外出务工赚钱养家。

随后,我们步行来到8组联系户段伟发家。段伟发兄弟两家一起共住一栋老土砖房。房子虽旧,但干净整洁,农具也摆放很整齐,一看就知道是勤快人。狭小的饭厅墙上,贴满了孩子上学得回来的奖状。他家最大的困难是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其中一个在苏园中学,另两个在廖家湾学校读小学,每月仅孩子们的开销就要七八百块。“教育改变人生”。对于偏僻落后的山村,读书是斩断穷根的根本途径。我叮嘱同行的驻村工作队队长廖飞雄,要他组织人员对村里读书孩子摸个底,建立一个村级教育基金,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读得起书,考上大学的要予以重点扶持。同时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每一个适龄的孩子都能上学。贫瘠的土地,只有注入智力和科技的种子,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穷和落后。

村里的居民点分布间隔较远,从段伟发家出来,已是上午11点多。在村部会议室,我组织东边岭村的村民代表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座谈会上,村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谈了村里面临的困难,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不少发展经济、发家致富的好点子。“2组急需修好通组公路,不然莫说发展产业,连现有的一些农产品都卖不出去!”“6组的水渠要抓紧维修,不然几十亩稻田无水源保障,养禾花鱼那是空话。”“村里要加大饮水工程建设力度,在居民集中点实现集中供水”“我现在搞高山养牛,想带动附近村民一起搞,可惜资金不足”……

座谈会上,我进一步做起了村民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立足实际,自力更生,依靠自己力量脱贫致富。同时帮助他们厘清当前扶贫要做的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围绕改善生活生产条件,把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二是围绕生产发展,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和专业合作社,推动金朵高山菊、禾花鱼、高山养牛和生姜种植等产业发展;三是做好村庄规划,充分整合全村土地资源,让村庄布局更合理、村容更美丽;四是围绕民生民本,把生病、低保、读书底子摸清,特别要抓紧建立村级教育基金,搞好社会救助工作。

在回城的路上,联想近日到五盖山等贫困村的走访情况,感觉山区群众贫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家人生病,二是交通闭塞,三是观念落后。因病致贫,要靠政策帮扶,加强人文关怀;思想保守,必须扩大开放,加强学习;只要思想观念新了,穷山恶水也能变成“金山银水”,山区也是好山好水好地方。山区扶贫既要注意修马路,解决交通落后面貌,更要注重开发人们的思想,理顺发展的思路。村支部要发挥主心骨作用,带领村民,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做好山水文章,搞好产业开发,群众的生活就一定会好起来、富起来。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